脾胃阳虚是中医里常见的病症,主要表现为消化功能下降和身体热量不足。舌诊在中医诊断中至关重要,能直接反映出脾胃功能的异常。下面就来详细分析脾胃阳虚的典型舌象,并给出全面的调理方法。
脾胃阳虚的病理成因与症状表现
脾胃阳虚其实是消化系统功能减弱和能量代谢出现问题共同导致的。它的形成往往和先天体质不好、饮食不规律、过度劳累损伤脾胃或者生病时间太长消耗元气等有关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这类患者通常会有消化酶分泌减少、肠胃蠕动变慢以及基础代谢率降低等生理方面的变化。
常见的症状有:

- 消化系统:没胃口、吃完饭后肚子胀、大便稀不成形(里面还有没消化的食物)
- 全身情况:怕冷、手脚冰凉、精神疲惫、没力气、说话声音小
- 特别的症状:喜欢暖和的环境、按压肚子会舒服些、嘴里没味道也不渴、小便颜色浅且量多
临床调查数据显示,在慢性胃炎患者中,脾胃阳虚者占 42%;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占 38%;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占 56%,比例都比较高。
典型舌象分析
脾胃阳虚的舌象有 “淡、胖、润、腻” 四个明显特点:
舌质的变化:
- 舌质颜色呈淡白色或淡紫色(这是因为血红蛋白含量降低)
- 舌头体积变大变胖(组织间的液体增多)
- 舌头边缘有牙齿的痕迹(舌头肌肉张力减弱)
页码: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