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医理论中,黄疸的发生多与湿热、寒湿等邪气侵袭人体,导致肝胆疏泄失常、胆汁外溢肌肤有关。通过精准的辨证分型,结合科学的食疗方案,能有效辅助黄疸的调理与康复。
一、黄疸的中医辨证要点
中医将黄疸主要分为阳黄与阴黄两大类型,二者在临床表现上有显著区别。
阳黄(湿热熏蒸型)患者,其肌肤与眼目呈现出鲜明的橘黄色,如同成熟的橘子一般。常伴有发热口渴的症状,总想喝水却难解渴,小便颜色短少且赤黄,仿佛浓茶一般。观察其舌脉可见,舌质偏红,舌苔黄腻,脉象滑数,这都是体内湿热内蕴的典型表现。

阴黄(寒湿阻滞型)则截然不同,患者的黄色较为晦暗,如同烟熏过的颜色,缺乏光泽。往往伴随有畏寒肢冷的情况,即使在温暖的环境中也总觉得手脚冰凉,还会出现脘闷腹胀的症状,感觉腹部胀满不舒,食欲也会受到影响。舌象上多为舌淡苔白腻,脉象沉迟,体现出体内寒湿凝滞的状况。
二、针对性食疗调理方案
(一)阳黄的食疗调理
对于阳黄患者,食疗的核心在于清热利湿,帮助排出体内的湿热之邪。
清热利湿的食疗方中,茵陈蒿粥是不错的选择。取 15 克茵陈蒿,洗净后加水煎煮,去渣取汁,再加入 50 克粳米煮粥,待粥熟后即可食用。茵陈蒿具有清热利湿、退黄疸的功效,与粳米搭配,既能发挥药效,又能补充营养。
栀子薏仁汤则由 6 克栀子和 30 克薏仁组成。将栀子加水煎汁,薏仁淘洗干净后煮粥,待粥将熟时倒入栀子汁,搅拌均匀即可。栀子能清热泻火、利湿退黄,薏仁则有健脾利湿的作用,二者搭配可增强清热利湿的效果。
绿豆甘草饮制作简单,取 50 克绿豆和 5 克生甘草,一同放入锅中,加适量清水煎煮,煮至绿豆熟烂后,去渣取汁饮用。绿豆清热解毒、利尿消暑,生甘草清热解毒、调和诸药,适合阳黄患者日常饮用。
在饮食宜忌方面,阳黄患者宜多食用苦瓜、黄瓜、冬瓜等清热利湿的食物。苦瓜性寒,能清热泻火;黄瓜味甘性凉,可清热利水;冬瓜能清热利水、消肿解毒,这些食物都有助于缓解湿热症状。而肥甘厚味的食物,如肥肉、油炸食品等,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,如辣椒、花椒等,则会加重体内湿热,应严格忌口。
页码: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