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现代中医视角解析糖尿病与气血的关联
在中医看来,糖尿病(即消渴症)的发生与发展和气血失调存在紧密联系。长期的血糖代谢紊乱会引发 “气阴两虚” 的病理状态,具体表现为身体疲倦无力、口舌干燥、肢体发麻等症状。而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,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微循环受阻、氧气利用效率降低的问题,这与中医所讲的 “气血运行不畅” 不谋而合。借助科学的饮食来调理,补充气血,不仅能够减轻这些临床症状,还能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,提升细胞对糖的代谢能力。

科学挑选和运用补气食材
优质蛋白质的获取途径
- 禽畜肉:去皮的鸡肉、瘦牛肉中含有丰富的血红素铁和优质蛋白质,建议采用清蒸、炖煮等低温方式烹饪,每周吃 3-4 次,每次 100-150 克。
- 深海鱼:像三文鱼、鳕鱼等深海鱼类,含有 ω-3 脂肪酸,对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帮助,推荐每周至少吃 2 次。
- 植物蛋白:豆腐、纳豆等大豆制品含有异黄酮,有利于调节血糖,将其与谷物搭配食用,能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。
具有特殊补气功效的食材
- 山药:含有黏液蛋白,可延缓糖分的吸收,适合蒸着吃或者用来煮粥。
- 莲子:升糖指数低,且富含 B 族维生素,适合和银耳一起炖煮。
- 芡实:作为传统的健脾食材,可以和小米一起煮成养生粥。
页码: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