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小觑。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,其中含有的双酚A、邻苯二甲酸盐等环境激素,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释放到环境中。孩子通过接触、呼吸、饮食等途径摄入这些物质后,会干扰自身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。同时,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染物,如多氯联苯、二噁英等,也会在环境中长期残留,通过食物链富集,最终进入儿童体内,成为性早熟的潜在诱因。
生活方式的改变同样加速了儿童性早熟的进程。如今,孩子们的生活被电子产品包围,长时间接触网络上的成人化信息,容易刺激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发育。此外,过重的学业压力导致孩子们长期处于紧张、焦虑的状态,这会影响下丘脑 – 垂体 – 性腺轴的正常功能,使得内分泌系统紊乱,从而引发性早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