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、腹泻:饮食控制助力肠胃“休养生息”
小儿腹泻期间,科学的饮食控制至关重要。症状较轻的患儿,需要适当减少进食量;而症状严重的患儿,则应禁食半天到一天,让肠胃充分休息。在饮食禁忌方面,芝麻、鸭肉、螃蟹、田螺等寒性食物,以及雪梨、香蕉、柿子、蜂蜜、牛奶等,都可能加重腹泻,要避免食用。
到了疾病恢复期,可逐步为孩子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,比如米汤、白粥、稀藕粉、稀牛奶、菜汤、肉末粥、青菜粥等,按照由少到多、由稀到浓的顺序,根据孩子的病情和食欲慢慢增加食量,确保营养逐步补充,防止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。
三、发热:饮食搭配满足身体“能量需求”
孩子发热时,身体热量大量消耗,水分也随之流失。这时候,一定要让孩子多喝白开水,要是出汗较多,还可以在白开水中加少许盐,及时补充丢失的盐分。在饮食上,要选择清淡易消化、富含水分和维生素的食物,西瓜、苹果、红萝卜、雪梨等水果,菜汤、大米粥、瘦肉汁、牛奶等都是发热期间的理想选择。
建议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,每天进食6 – 7次为宜。即便孩子退热了,饮食也不能立刻恢复如常,要循序渐进地增加食量,否则可能会因余热未清而引起胃肠不适。如果孩子退热后食欲不振,可以用淮山搭配适量瘦肉,煮粥或煲汤给孩子食用,既能补充营养,又有助于病后恢复,待孩子胃肠功能和体力完全恢复,再恢复正常饮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