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岁后的探索开始带有明确的“目的性”。学会坐立的宝宝会固执地够到三米外的玩具车,不是为了玩耍,而是要拆开它的轮子;喂辅食时,他们会抢过勺子往自己嘴里送,哪怕弄得满脸满身,也是在尝试掌控工具的使用。最有趣的是对“消失”的好奇:当大人用手帕盖住皮球,宝宝会急得直拍桌子,直到亲手掀开布料才露出满足的表情,这个重复百次的游戏,正是他们理解“物体恒存性”的必经之路。
周岁后,好奇转化为更主动的“研究行为”。刚学会走路的宝宝会蹲在蚂蚁洞前观察半小时,用手指戳戳地面又迅速缩回;打开抽屉后会把里面的物品一件件扔出来,再笨拙地塞回去,仿佛在进行一场物品分类实验。他们对日常用品的兴趣远胜玩具:拧开水龙头看着水流淌,把遥控器对准电视乱按,甚至试图把手机塞进嘴里——这些在成人眼中的“调皮捣蛋”,实则是用身体验证世界规律的科学探索。